Information centers
發(fā)布時間:2021-06-26 21:00
一、報告書不完整(共8項內容)
1. 封面 2. 目錄 3. 致委托方函 4. 估價師聲明 5. 估價假設和限制條件 6. 估價結果報告
7. 估價技術報告 8. 附件
二、報告書不完整
1. 估價結果報告書漏項(共13項內容)
一) 委托方(委托單位全稱、法定代表人和住所,個人委托的為個人姓名和住所)
二) 估價方(估價機構全稱、法定代表人、住所、估價資格等級)
三) 估價對象(概要說明估價對象的狀況,包括物質實體狀況和權益狀況。其中,對土地的說明應包括:名稱,坐落,面積,形狀,四至、周圍環(huán)境、景觀,基礎設施完備程度,土地平整程度,地勢,地質、水文狀況,規(guī)劃限制條件,利用現(xiàn)狀,權屬狀況;對建筑物的說明應包括:名稱,坐落,面積,層數(shù),建筑結構,裝修,設施設備,平面布置,工程質量,建成年月,維護、保養(yǎng)、使用情況,公共配套設施完備程度,利用現(xiàn)狀,權屬狀況)
四) 估價目的(說明本次估價的目的和應用方向)
五) 估價時點(說明所評估的客觀合理價格或價值對應的年月日)
六) 價值定義(說明本次估價采用的價值標準或價值內涵)
七) 估價依據(jù)(說明本次估價依據(jù)的本房地產(chǎn)估價規(guī)范,國家和地方的法律、法規(guī),委托方提供的有關資料,估價機構和估價人員掌握和搜集的有關資料)
八) 估價原則(說明本次估價遵循的房地產(chǎn)估價原則)
九) 估價方法(說明本次估價的思路和采用的方法以及這些估價方法的定義)
十) 估價結果(說明本次估價的最終結果,應分別說明總價和單價,并附大寫金額。若用外幣表示,應說明估價時點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市場匯率中間價,并注明所折合的人民幣價格)
十一) 估價人員(估價人員的姓名、估價資格或職稱,并由本人簽名、蓋章)
十二) 估價作業(yè)日期(說明本次估價的起止年月日)
十三) 估價報告應用的有效期(說明本估價報告應用的有效期,可表達為到某個年月日止,也可表達為多長年限,如一年)
2. 估價技術報告漏項(共7項內容)
一) 個別因素分析
二) 區(qū)域因素分析
三) 市場背景分析(詳細說明分析類似房地產(chǎn)的市場狀況,包括過去、現(xiàn)在和可預見的未來)
四) 最高最佳使用分析(詳細分析、說明估價對象最高最佳使用)
五) 估價方法選用(詳細說明估價的思路和采用的方法及其理由)
六) 估價測算過程(詳細說明測算過程,參數(shù)確定等)
七) 估價結果確定(詳細說明估價結果及其確定的理由)
報告部分內容描述不清
評估報告中估價對象描述不清
1.估價對象屬于房地產(chǎn)的
1) 土地使用權人交代不清
2) 土地使用權性質交代不清,如是出讓還是劃撥土地,集體土地還是國有土地等
3) 土地使用年限交代不清,如起止年月等(劃撥土地不需交代)
4) 是否具有土地使用權證沒有交代
5) 是否具有房屋所有權證沒有交代
6) 房屋用途交代不清
7) 建筑物結構交代不清
8) 房屋建成年代交代不清
9) 房屋的權屬交代不清(特別是抵押的情況)
10) 房屋的狀態(tài)交代不清楚(如在建工程的投入數(shù)量)
A. 修正項目錯誤
B. 修正方向錯誤(*分子分母、上下方向錯誤)
案例與分析考試指錯題中常見的錯誤1
一、估價報告本身的不完善
1缺少規(guī)范中“估價報告的規(guī)范格式”所要求的必備項目。
2、對估價對象描述不清
(1)沒有說明估價對象的產(chǎn)權,即沒有說明委托方是否擁有估價對象的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。
(2)對估價對象的性質沒有描述清楚 (3)對估價對象的物質實體狀況描述不清楚
3、行文、譴詞造句不當(術語不準、用詞帶強烈的感情色彩、詞義含糊)
4、邏輯不嚴謹
(1)前后不一致(數(shù)據(jù)、方法選用與測算過程中的方法運用、標題與內容、數(shù)據(jù)來源無出處、判斷推理沒有充足的理由)
5、寫作有錯誤
(1)評估結果中沒有說明幣種,沒有進行大寫。(2)對外幣表達的結果,沒有寫明折算成人民幣的匯率。
(3)表達形式不科學
二、估價方法選用上的錯誤
1、只使用了一種估價方法 2、能用市場比較法的沒有用。
3、收益性房地產(chǎn)的估價,未選用收益法作為其中的一種估價方法。
4、具有投資開發(fā)或再開發(fā)潛力的房地產(chǎn)的估價,未選用假設開發(fā)法作為其中的一種估價方法。
5、適宜采用多種估價方法進行估價的,沒有同時采用多種估價方法進行估價。估價方法的選用沒有結合估價對象的特點或不符合有關的規(guī)定
友情鏈接
更多>>Copyright ? 2024 寶業(yè)恒(北京)土地房地產(chǎn)資產(chǎn)評估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4013847號-1
本網(wǎng)站從行業(yè)工作角度出發(fā),所載信息部分來自相關媒體,版權屬原作者所有,如有不妥,請告知,我們及時處理。